廕昌的结局
廕昌,清末民初的军事政治人物,清末的陆军大臣。清朝末年,中国清政府内外战争不断,作为陆军大臣的廕昌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廕昌的结局,实际上跟他所担任的职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廕昌资料
在清朝内忧外患的之前,廕昌已经早官场沉浮了三年,之后清政府受到外国的侵略,鸦片战争爆发,同时国内的农民起义也开始走向高潮,此时的廕昌则因为在军事上的谋略以及自身对为官之道的体悟和运用而不断得到提升,廕昌的一生中担任的最高职位是庄威上将军。
关于廕昌的结局,并不是因为军事上的失败或者说外交方面的失败被清政府下令斩立决,而是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他是在民国十七年病死的。
廕昌作为清朝的军事大臣,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其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大的,首先是对清政府的一些决定的正确性的考虑,那时清朝政治已经非常腐败,要想在那样的情况下,使得清政府在军事方面做出正确的决定,是非常考验一个人混官场的能力的。所以廕昌的结局是病逝而不是被杀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他是一个有城府且比较圆滑的人。
其次,则是面对外国人。清朝末年,西方侵略者企图从中国获取更大的利益,所以不断向中国发动侵略,中国清政府的军队则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战败的,这就导致军事大臣和外交大臣在失败后要与洋人谈论战败后中国所面临的赔款等问题。廕昌在那个时候也要与外国人周旋,而与洋人周旋谈判的清政府大臣,更多的会因为答应西方的一系列不平等条款而被清政府排斥、处决或者被国人认为是卖国贼,但是廕昌并没有被骂为卖国贼。在他军事方面的作为使得后人对他的评价不低,历史对他的记载也很正面。廕昌的结局是病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清政府对他在位为官时的作为的认可,至少他不是被下令杀害的。
廕昌评价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多对廕昌评价是认为他是一个传奇。根据廕昌生平简介,不难看出这个人的能力很强,因为他一直屡任高职,事业也可以说是步步上升的,所以大多人对廕昌评价挺高的!
廕昌图片
关于廕昌的早年经历要从他十八岁谈起。在他年仅18岁的时候,就在柏林使馆做三等翻译官了;26岁的时候就是北洋武备学堂的翻译、辅导员,之后又升为该学堂的监督、帮办和总办。
外交方面,1900年,庚子之变时,他被派遣回国去与八国联军议和;第二年七月,出任驻德国和驻荷兰的钦差大臣;之后到1911年,他的官职高帽更是越来越稳固,官职犹如已经扎根三年后的竹子,节节快速上升。当然,他也有不利的时候,那就是在武昌起义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控制和指挥北洋军队,导致战争频频失利,但他确没有被革职。
等到了民国时期,自从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廕昌便去投靠他。1914年,其便任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办事员兼总统府侍从武官长军事处总长,在外交部则被聘为高等外交顾问,后又被授为陆军上将;第二年,袁世凯死后,廕昌仍任高职;1917年,任参谋总长;1919年,任侍从武官长;1923年,更是被授为将军府庄威上将军;直到1928年,廕昌病逝,他为自己谱写的人生篇章才算完成。综上可见,廕昌当真是一个传奇人物啊!就像胡思敬对廕昌评价时说的,陆军大臣廕昌,实创千古未有之奇!